2011年8月25日 星期四

灰熊人 Grizzly man



如果將提姆崔德威爾所拍攝的影片,當成灰熊的生態紀錄片來看,那就同把「老人與海」看作捕魚紀事般。荷西的紀錄片應該歸類於劇情片,它是那麼的主動,帶領著觀眾去收下導演所想要傳達的訊息。

成長在平凡環境中的主角--提姆,就像隨處可見的平凡人一般,在平凡的家中長大,起伏於不上不下的課業成績,沒什麼可吸引旁人目光的特點。唯一擅長的是游泳與跳水,憑藉這個專長申請到一流的大學獎學金,以為從此就像人造衛星開始繞行上了軌道,卻交了壞朋友染上酗酒的惡習,背受了傷,退了學。

在外頭浮沈的提姆,有強烈表演欲望,曾經努力爭取演出的機會,但也都僅限於跑跑龍套般的角色,以為人生從此就像滑下一無止境的緩坡沒什麼希望時,最後在阿拉斯加的曠野裡找到了舞台--灰熊保護者。

鏡頭前,荒野中,那麼的真誠與直率,生動的錄下與灰熊的互動,藉由推廣生態保育的觀念與勇敢和灰熊接觸的形象,讓他成為家喻戶曉的人物。13年的夏日時光,沒有間斷的紀錄與觀察灰熊,這不是簡單的表象的動機可以維持的,需要有一種類似宗教般的信仰。

當他反覆的說他愛那些熊時,我相信那一定是真的,沒有任何虛假,因為他早已變成灰熊,灰熊就是他,他是那麼的嚮往灰熊的世界,迫不急待想融入,認定那裡盡是美好與純真。但這種東西不存在於現實的世界,盜獵者與廣告商侵入了他的領域,管理處的各項規定,熊群間的殘忍、天候的異常,提姆越來越憤怒。

沒有起伏的人生與情緒都不是提姆想要的,他放棄服用鎮定劑,冒險的與灰熊共處,生活在充滿各種表情的日子裡,最後被黑暗所吞食,他應該沒有悔恨,唯一可惜的,是捲入了一個悲劇的女友。片尾,提姆帶領著兩隻小灰熊沿著河越走越遠,另一個世界等待著。

2011年7月17日 星期日

最後想去的地方

朋友的先生在走之前的一天晚上,和孩子說想到中正紀念堂走走, 但是台大醫院離哪有段距離, 最後決定去總統府繞繞, 已經沒辦法走路的他在凌晨三四點由兩個小孩攙扶著, 再看幾眼這個世界,回到醫院沒多久就離開了.....
我想原本要去中正紀念堂的他應該沒有太遺憾, 因為有人陪伴走過日出前最黑暗的時光,是很幸福的.

2011年6月2日 星期四

佩服與羨慕


身高一米五多, 臉不立體, 身材保持地很好, 以普遍的標準來看, 她絕對不算一位美女, 身邊認識的朋友有很多都比她漂亮, 但我從沒看過那樣的自信, 她是個條件沒有很好但努力讓自己向上提升的人。聰明的人考一百分, 高大帥氣的人當模特, 富二代開跑車, 這些都不會令人感動, 只會讓人羨慕, 但我們會佩服王永慶的白手起家, 陶子的幽默慧潔與周傑倫的才華。
當然,還存在另一種人,是讓人又羨慕又佩服的,許多領域中最傑出的人都是如此,因為有些事情光是努力是無法克服的,要成功還得有點天份與運氣的成份。

2011年6月1日 星期三

卓越不是一次性的行為

整晚都有個說話的聲音一直在耳邊嗡嗡作響, 一度懷疑是不是隔壁的室友在看電視, 所以六點不到即醒來, 去外頭裝水聲音不曾停歇, 索性決定去跑步好了, 有一陣子沒有早上起來運動。
早上的健身房真安靜, 三三兩兩的人散步於跑步機上, 我也把腳步放輕, 沉浸在這靜謐中, 外面開始有車輛出現, 睡眼惺忪的小朋友跟著爸媽來到了幼稚園, 滿身大汗的我, 也跑不動了, 淋個浴, 吃早點, 悠閒從容在這打字, 感覺一天能這樣開始真好。
維持運動的習慣不容易, 能每天晨跑或晨泳則更困難, 今天只是曇花一現嗎?! 我開始有點想睡了.......

2011年5月28日 星期六

擁有即被擁有

昨天公司內部有位主管要賣一輛他開了十五年的車子, 同事看見這則消息趕緊告訴我, 中午我們就一群人去看車, 只開了七萬多公里, 整體看來還不錯, 這是我那位懂車的朋友說的, 當下真的很心動, 但我根據以往的經驗告訴我不要衝動, 所以還是和車主說需要回家和爸媽討論討論....
騎車回家的路上, 也不曉得為什麼(擁有即被擁有)一直想到這篇文章, 擁有的越多, 自我也越來越少, 當擁有一輛車後, 要保養,要繳稅, 要擔心停車問題,油價是不是又漲了等.... 會有更多更多的心思放在這上面, 這是我想要的嗎? 當然有車也有許多便利的地方, 不用日曬雨淋, 可以去大眾交通工具到不了的地方, 載長輩或是小朋友安全, 事情就是這樣, 好壞都得接受, 判斷的標準每個人不同..
經過冷靜分析後, 我覺得目前我只是想要而不是需要,我住公司宿舍,每天走路上班, 沒有小孩老婆要載, 一年出去交通不便地區旅遊的機率太小, 如果真的需要租車也是替代的方法, 當然最重要的考量還是花費, 買車容易養車難, 剛出社會沒多久, 沒多少的積蓄,也沒多少負擔, 是應該也是可以努力存錢的時期, (高築牆, 廣積糧, 緩稱王)
擁有即被擁有, 選擇想要擁有的, 感恩自己所有的, 也放棄不需要的, 以擁有更多.......

2011年3月27日 星期日

30/30


以前看到飢餓三十的活動時,總想有一天也要去體驗看看,想知道這麼久不吃東西會怎麼樣,會有幻覺或是噁心想吐,但通常也是這樣空想著,從沒那個動力去實踐,但這個星期我莫名其妙完成了,而且也一併達成30小時不睡覺,只因沉迷於電動遊戲,一心只想打過那些關卡,打過一關後想緊接著下一關,但我徹底輸了,輸給我自己,把好勝心用錯地方,遊戲不是這樣玩得,壞了遊戲設計者的用心,也搞壞了自己的身體。

3/25 AM08:00 get up ~ 3/26 PM5:00 sleep (33hr)
3/25 PM 05:30 eat ~ 3/26 PM11:30 eat (30hr)

瀏覽了一下目前世界上的紀錄,沒睡覺(40 days)未食(50 days),太令人驚訝,我才一天多就快不行了,他們真的是人嗎?! 唉,這種行為我不會再做第二次。




2011年3月24日 星期四

一點點的金錢


在公視無意間看見介紹畫家張義雄的故事,在這之前都不知道這位人物,雖然短短地幾十分鐘,但已經印象深刻,於是迫不期待地去買了本他的畫冊,以下這段短文出於<浪人、秋歌 張義雄>。

「打從兒時我就將自己比喻為一個漁夫,一個富野心、夢想著赴遠洋補大魚的漁夫。本來泛小舟沿海捉小魚也可溫飽,奈何那遠方的大魚總在呼喚著,令我嚮往,令我神昏顛倒,而無視於周遭的小蝦米,也因此吃盡人間苦楚......」

介紹短片的結尾,他這麼說著:「桌別林曾說:『要成功,要有健康、勇氣與一點點金錢』,但我認為要加上第四點,就是及早立定志向。」在他口中說來特別有說服力,而我最喜歡的是那一點點的金錢,不用太多也不能太少,非常的有趣味。『很有錢』不等於成功,花太多時間在追逐過多的金錢,忽略了他本來自身擁有的才能,很可惜。








2011年3月3日 星期四

To Be a Better Man

「我想要成為一位,能在朋友談話中、活動時掌握整個方向的人,那樣的人我很佩服。」在一次旅行時,同行的友人這樣跟我說,可能是因為心情放鬆的原因,他說了些平常不會說得事情,我也想了一下,才發覺我從來都不曾跟別人說過我想成為怎樣的一個人,說過理想或是夢想之類的東西,但沒有談過個性、人格特質等,這表示我很滿意現在的我,當然不是,只是不敢開口罷了。

仔細想了想,什麼才是我重視的特質,謙遜、認真、節儉、善良都很重要,但我最喜歡的應該是自信與幽默,這也是從小到大我最缺乏的,到現在也沒能完全學會的東西。還記得小學時,如果上課時想去廁所,我一定不敢舉手跟老師說,因為不希望大家的目光在我身上,總是忍得冷汗直冒全身不舒服,老師在說什麼我也聽不下去。我的功課一直都不錯,但是膽子小,老師問的問題其實我都懂,但是只要一被點到站起來,我就會一片空白,現在我都還記得,有一次在教分數的時候,老師問同學九百九十九等於一分之多少時,全班沒有人會,他望了望我:「你一定會的,是不是,來跟同學們說答案是什麼」,不就是一分之九百九十九,我知道但說不出來,老師很無奈的唸了幾句,一直忘不了他那失望的眼神。

身別的朋友人緣最好的不是外表最出眾的,或是最有錢的,往往都是有幽默感的人,因為有他們在的場合總是令人愉快、沒有壓力,充滿著歡笑,或許不會說笑話,但總是可以對任何大事小事都有了解,會多談談別人少說自己,有他出席的活動或聚會總是讓人很安心,自己真的很佩服他們怎麼可以這麼有才。

有自信讓人有勇氣去執行任何事,幽默讓周遭的人感染歡樂,不再只是希望身邊有這樣的朋友,而是要努力讓自己變成這樣,能讓人安心與快樂。

2011年2月24日 星期四

2011 台灣燈會



過完農曆年,緊接著迎來的便是元宵節,各地都有或大或小的燈會活動,其中又以觀光局與地方政府所合辦的「台灣燈會」最為盛大,而今年選在苗栗竹南舉辦,當中客家創意主題館特別吸引我,天降甘露、百獸獻瑞、燈海祈福,先洗淨這身以往所犯的過錯,接著各種吉祥物加持,最後祈求世界和平、家人身體健康,真是不錯的一年開始。
經過摩肩擦踵的人群,以及香腸、臭豆腐、豬血糕、甘蔗汁攤位後,終於到達這次祈福燈會的現場,在兩岸交流區中,有宮殿、寶塔、古代人偶等,如果不說,還以為來到中元普渡哩,對岸的人流行的花燈主題真是特別,不過共通點就是都很龐大,而在水果燈區有顆大草莓,有創意的噴出草莓的味道,圍繞著苗栗盛產的水果-葡萄、紅棗、芭樂與香蕉等,讓人印象深刻,另外在網路上暴紅的燈王-「百年科技之凌兔械甲」,是剛出監獄大哥的作品,機器人抱著兔女郎,太令人崇拜了,聽說明年新作是-101迷霧之蛇蠍鋼彈」。
小時候元宵節,總將奶粉罐子打幾個洞,或是用竹篾子紮出形狀,然後剪色紙動物照型裝飾著,裡頭放上蠟燭或燈泡,來到這,才發現現在都已經是LED,明明亮亮,省電又安全,時代真是太進步了,在水光秀燈區的舞者身上,線條清晰的LED燈讓每個人都能看得見他們的表演,我也知道元宵提燈籠放鞭炮,原來是為了讓天神誤以為人間已經大火繚繞,因而饒恕人們殺死神鳥的典故。這種表演元素最早可能出現在夜店中,都是為了讓觀眾於昏暗的環境中能清楚地看見表演者,只是他們塗的是螢光劑而已。
離去前,我靜靜得看著眼前巨大的燈箱與它面前的人影晃動,有種錯覺,彷彿置身於電影院一般,亮晃晃的螢幕上,或男或女或小狗,演著每個人的人生,傳統與現代,多元與單一,黑與白,都圓滿。

2011年1月8日 星期六

冬日午後

午後,趁陽光未歇,於竹東山上。

寢室窗外

偽鈔製造者

描寫大戰期間,猶太人與納粹故事的電影總是能吸引人們的目光,「辛德勒名單」、「消失的1945」、「美麗人生」、「戰地琴人」,這部片雖然和上述提到的電影也有很多相似的題材-努力活著、懷抱希望、殘忍納粹、悲慘虐殺場景、教育社經背景高又善良的猶太,以及一些人性的衝突矛盾等,但還是有讓人驚訝的地方,把金錢摻入故事,一位擅長製造偽鈔假證件的主角(薩利),熟習各種偽照的技術,於集中營印製了幾億的英鎊,以這種一般認為不入流的技術滿足了自認為優秀的納粹的貪婪,也使得同伴和自己得以過較佳的生活,最後大部分偽鈔工作者都能倖存活下去。

主角從開始對錢計較、對人苛刻,經歷集中營的猥瑣求生,最後變成拯救大家的英雄,片尾又故意把從集中營帶出來的錢豪邁全部輸光,這是導演想傳達錢一點都不重要嗎?!我不知道,不過我喜歡薩利在各種環境下都還可以跳著舞,享受當下活著的感覺。